中国大学分“一本”、“二本”、“三本”,加拿大大学也分三类。但中国大学是按水平分类,加拿大不是,他们是按大学的规模和办学目的分类。
加拿大的大学分为“医学博士类”、“综合类”和“基础类”三大类别。
医学博士类大学规模最大、学科最全,以学术研究、培养高端学位人才为己任;综合类大学同样是广设硕博学位,但术业有专攻,可能学科设置不像前者那么齐全;基础类大学的办学宗旨很明确,以务实的本科教育为主。
课堂
在中国,大学几乎都是几百人的大课,点名可能也只是偶尔抽查。老师比较喜欢照本宣科,所以一个学期下来,真正需要学习的可能只是考试前的几周。而在加拿大,授课更多是采用讨论式、辩论式,老师不但每节课记录Attendance,还要给你的Participation打分。就是说你光来上课还不行,还要自由发言,各抒己见,甚至以书中情节表演角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的学生,可以获得额外的高分奖励。
作业
在中国大学,学生的作业是重复作题,背诵统一答案。套路的东西太多,一些老师不知道是出于"懒"还是想故意放水减少工作量的目的,经常一套作业题目翻来覆去用好几遍。在加国大学,作业量不但多,而且形式多样,做起来麻烦,更费时间。如许多作业是以论文形式提交,还经常以小组为单位,旨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创造力和思维能力。不但要写,写完还要讲,讲完还要评。多少人的毕业论文硬是洋洋洒洒写了一本书出来?研究生就更不用说了。
考试
在中国,学生的升学道路就是靠一路考过来的,中考、高考、研考,甚至小升初的竞争都很大。所以只要你进了大学,再也没有什么能阻挡你的考试了,完全毫无压力,习以为常,小菜一碟!大家考前恶补几天,就能取得一个看得过去的成绩。如果有一个神助攻室友集中培训,那就更是高枕无忧了。但是在加拿大,每门课程的成绩都由至少五部分组成:出勤、各种形式的作业、课堂参与度、期中和期末考试各占百分比。不会一考定终身,而是N考定终身。想要拿到高GPA,平时的任何一个考核环节都不能松懈。稍不留神GPA就会受到影响。这种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的制度我们亲切的叫它“不让人喘气考试法”。再加上挂科重修的高昂学费,所以图书馆经常人满为患,一到考试周更是开始“通宵营业”。
软硬实力
中国大学向来重视硬实力,大学只看你的高考成绩。填报志愿,往往是押宝式,第一志愿进不去,则被降到第二档,二志愿录取者很少,尤其对进名校的学生来说,更是残酷。严进,但是宽出,可以说是熬过高考,就是天堂。而加拿大的大学从招生开始就更多的是看学生的软实力。大学并不喜欢只懂考试的学生,也不要以为你的成绩够高,就一定可以在毕业后找到好工作。所以大学会逼迫学生快速养成各方面的素质,比如组织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能力等。除了学业以外,学校还会定期组织各种活动,像爱好小组,义工活动,实习Co-op,专业networking,都是为你以后步入社会打好综合实力的基础。
心理过渡
中国大学虽然一般会有专门的心理老师和心理课程,但是学生一般不会主动找心理老师去谈。总的来说就是一个被普遍忽视的环节。所以中国学生从高中的过度紧张到进入大学后自然变成的过度放松,以至于毕业后面对社会一片茫然。这个过程不但缺乏心理疏导,更缺乏职业性的人生规划。相反地广人稀的加拿大,因为学校有明确的人数限制,所以班额较小。每一个教授都会教学生如何在面对压力时调整和放松自己。基于对学生心理健康会很大程度影响社会和家庭的关系、学生的成长及发展的认识,大学更是普遍设有学生咨询服务机构,为学生提供个人问题、学习问题以及择业问题三方面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