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的庆祝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不仅总结了深圳40年发展经验,更是多达次7次提到香港。习近平指出,深圳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基本方针,促进内地与香港、澳门融合发展、相互促进。其中一点是要充分运用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吸引更多港澳青少年来内地学习、就业、生活,促进粤港澳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增强对祖国的向心力。
据悉,香港特首林郑月娥率领特区政府代表团参加了本次活动。
其实,港府在近期也为加强“深港合作”及融入大湾区建设出台了多项政策,尤其是在创新及科研方面,港府投入大量精力,尤其对于香港高校方面投入巨大。香港希望抓紧机遇从金融流通、创新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强调香港未来发展的信心。
香港高校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我们都知道,大学是创新与科研的引擎。香港目前多项政策都在大力扶植科研与创新,以及大学发展。
香港政务司司长张建宗早前表示,港府正循早前定下的八大方向全速加强创科发展。就此,政府财政承担额已超过一千亿元,推出的多项措施开始渐见成效,香港的创科生态日趋蓬勃,氛围亦持续提升。
香港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也称,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一项重点工作。香港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国际化和市场化优势,而大湾区其他城市提供庞大的市场,以及转化科研成果和先进制造能力,与大湾区内各城市能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由研发、科研成果商品化,以至投产、物流和行销,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就此,特区政府会持续强化香港的创科生态,并积极投入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工作。
香港正全力推动在科学园建设两个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预计首批研发实验室可于今年开始陆续启用。政府正积极探讨建设第三个研发平台,进一步推动香港的环球科研合作。
在香港高校发展方面,香港今年政府拨款227.9亿港币给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根据以往经验,最终实际拨款可能会根据需求再有追加。
港府今年会特别预留四千万元,为香港高校 STEM (科学、技术、工程、数学) 课程的本科及研究生安排短期实习。
根据2018/19年度财报,高校在研究项目拨款上明显向STEM学科倾斜,并在学术研究领域积极与领先科技企业展开合作。在2018/19学年,由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的与 STEM 有关的学位共超过35000个,比五年前增加60%。
(香港城市大学2018/19年度获得的研究项目资助情况)
例如,香港城市大学获得研究资助局协作研究金拨款逾1100万港元,资助城大两项研究计划。专注研究物理、材料科学和化学领域。
今年2月,香港浸会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和新闻系,与慧科讯业(慧科)旗下AI实验室签署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将就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数码媒体领域展开研究项目。
香港融入大湾区建设,增加青年交流
针对香港融入大湾区建设,特首林郑月娥提到香港要稳定局面,透过公众及学校教育,让年轻一代更掌握「一国两制」。
她表示,从来不会因为见到有一小撮人有排斥内地的心态,而减少为年青人提供去内地实习、交流、工作什至创业的机会;在粤港澳大湾区会透过青年发展基金,资助成立双创的基地,让年青人尝试进入内地了解发展机遇,减少抗拒感。
近年来,至少6所香港高校将目光投向大湾区,纷纷在内地开设分校或两地合办学校,并在内地学校重点建设高科技相关学科。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香港浸会大学(珠海,UIC)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
香港理工大学(佛山,筹备中)
香港公开大学(肇庆,筹备中)
(图:大公报)
与此同时,不少内地大学也来港招生,越来越多的香港人选择升学内地。香港人更加青睐内地高校,主要是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景感到乐观,同时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建设也促使了更多人要来到内地进行学习交流。
香港未来发展潜力无限
林郑月娥日前在接受《深圳卫视》的采访中指出,香港的优势源于“一国两制”,中央对此坚定不移,港深合作亦可丰富“一国两制”,更能为深圳发展创造契机,譬如香港在基本法下资金进出自由、货币兑换自由、与国际接轨的法律系统、有大量专业服务人才,这些可与深圳拥有的科创能力、先进制造业配套。
展望将来,林郑月娥希望,港深合作更无缝连接,收窄彼此的距离感,改变“这是香港、那是深圳、香港的资金在香港用,深圳的资金不可以'过河'”等观念。“怎样可以做到人流、物流、资金流、资讯流都更加通畅无阻,能在两地走来走去,这个我觉得是我们未来工作的方向。”
本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