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AI工具的普及让工作和学习效率大幅提升,许多学生也开始借助AI完成申请文书的写作。然而,这种“捷径”正遭到美国顶尖大学的强烈抵制。布朗大学更是直接将其定性为“欺诈行为”,态度之严厉,值得每一位申请者警惕!
名校态度:AI文书=申请欺诈?
布朗大学在官网申请页面明确表示:学生可以使用AI工具校对拼写和语法,但文书、补充问答等任何书面材料必须是申请人的原创作品,禁止使用AI生成内容提交。
校方甚至引用了Common App对“申请欺诈”的定义,其中明确提到:
提交抄袭或AI生成的内容,冒充原创作品;
伪造背景、经历或推荐信;
提供虚假成绩单或考试成绩。
这些行为一旦被发现,轻则影响录取结果,重则直接被拒,甚至可能被列入“不诚信”黑名单。
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也持相同立场,将AI生成文书列为“不道德行为”,包括:
直接复制粘贴AI内容;
用AI搭建文章框架或起草初稿;
用AI替代个人独特的表达风格。
校方提醒:依赖AI会弱化你的创造力和个性,而招生官最看重的正是真实的你!
为什么名校如此抵制AI文书?
真实性是核心
美国大学申请强调“独特的申请人形象”,招生官希望通过文书看到学生的真实经历、思考和成长。AI生成的内容往往缺乏个人特色,容易千篇一律。
学术诚信不可触碰
大学对学术诚信的要求极高,而用AI代写文书等同于“作弊”,这与伪造成绩单或推荐信的性质一样严重。
创造力被扼杀
AI虽然能快速生成文本,但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方式。一篇优秀的文书需要反复打磨,体现的是学生的真实思考和情感。
这些名校也在行动!
除了布朗大学和加州理工,以下名校也明确禁止AI文书:
宾夕法尼亚大学
康奈尔大学
加州大学系统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
南加州大学
提醒: 一旦被查出使用AI生成文书,可能面临拒录或撤销录取的严重后果!
正确使用AI的方式
虽然AI工具被限制用于文书创作,但合理使用仍能提高效率:
校对工具:检查语法和拼写错误;
头脑风暴:帮助梳理写作思路(但内容必须自己完成);
语言润色:优化表达,但需确保核心内容真实。
给申请者的建议
早规划,早动笔:文书需要时间沉淀,临时抱佛脚容易依赖AI。
展现真实自我:招生官想看到的是你的故事,而非机器生成的模板。
谨慎使用工具:AI可以作为辅助,但绝不能替代你的思考和创作。
记住: 申请是一场诚信与实力的较量,别让一时的“捷径”毁掉你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