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美之间的关税大战不断升级,你来我往,双方互不服软,打得异常火热。昨晚,随着教育部发布2025年第1号留学预警:
近日,美国俄亥俄州通过有关高等教育法案,其中包含涉华消极条款,对中美高校教育交流合作施加限制。教育部提醒广大留学人员,近期选择赴美有关州学习时做好安全风险评估,增强防范意识。
仅仅87个字,让不少留学家庭忧心不已:美国留学还要去吗?是不是要考虑其他国家了?
我们来看看具体发生了什么。
预警中提到美国俄亥俄州的一项法案中,这项法案究竟讲了什么呢?
这是俄亥俄州近期通过的《参议院第1号法案》(Senate Bill 1),里面涉及中国的条款有:
1、禁止接受来自中国的捐赠:禁止俄亥俄州的公立大学接受来自我国政府或军方及其任何附属机构的礼物、捐赠或贡献。
2、终止与中国机构的合作:俄亥俄州内高校不得与中国的机构建立或维持学术或财政合作关系,包括研究资助和留学项目等。
第一个条款和学校经费来源有关,和我们留学生个体无关。
第二个条款主要针对的是中美高校之间的合作办学项目,比如联合实验室、学术交流等,并不直接针对美本留学生。
该法案的目的,主要是防止中国机构通过教育合作窃取他们的技术。
受影响的是谁
●中美高校之间的合作研究平台;
●硕博层面的联合培养计划;
●与国内高校合作的2+2、3+1项目
也就是说普通留学生个人的学费支付、在校学习、校友捐赠等个人行为均不受限制,政策不影响留学生日常学业。俄亥俄州的教育法案也特意强调了不涉及普通留学生个人。
研究生申请可以考虑避开该州的一些学校。如:俄亥俄州立大学、辛辛那提大学、迈阿密大学、凯斯西储大学、丹尼森大学、凯尼恩学院、欧柏林学院等。
要注意,政府政策并不是大学政策。美国大学在招生和管理方面有着高度的自主权。而且许多大学对此法案也有不同看法,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多名教授对此发表了相反的意见。
总之,这次的预警是一个提醒,不是禁止;我们随时关注学校官方通知,增强防范意识,才是应对留学环境变化的最佳策略。
做好应对一切的充分准备,但不必为此停下探索纷繁复杂世界的脚步!